Discuz!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

资讯

订阅

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殷红:金融机构要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全球标准制定 形成全球语言体系

2022-07-08| 来源:互联网| 查看: 317| 评论: 0

摘要: 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域内的作用尤为重要,正在积极布局,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。7月5日,21世纪经济研究......
搜视频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 https://www.sousp.net

  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域内的作用尤为重要,正在积极布局,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。

  7月5日,21世纪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,共同举办“‘碳中和2060’与绿色金融论坛:气候投融资与中国未来”。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殷红在以“‘双碳’目标下绿色金融最新趋势”为题的演讲中介绍了金融机构的最新进展,同时提出了相关建议。

  绿色金融体系不断完善、绿色金融业务增长非常迅速、金融机构积极推进低碳转型、环境信息披露取得实质性进展,及参与全球治理取得新进展是五个亮点。

  殷红表示,在人民银行、银保监会等部门的推动下,中国已经形成了五大支柱绿色金融体系。与此同时,绿色标准取得了重大进展,如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行业标准已经发布;中欧绿色金融分类目录第二批目录已经发布;碳减排和煤炭清洁利用两个政策工具,已经累计向金融机构发放资金2100多亿元。

  绿色金融业务迅速增长方面, 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末,全国绿色贷款余额达到15.9万亿元,同比增长33%,较各类贷款平均增速高出21.7个百分点。此外,中国境内市场贴标的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比上年高出了139%,并且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碳市场,覆盖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,列全球第一位。

  殷红表示,金融机构在加速自身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,助力经济社会低碳发展,实现安全降碳。如工商银行完善战略体系,在绿色信贷实施纲要、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基础上,围绕“双碳”目标,制定了中国工商银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,并在管理层形成绿色金融委员会,统筹领导各部门协同分工。

  截至去年末,工商银行的绿色贷款余额达2.48万亿元,同比增长34%,高于同期公司贷款增幅23个百分点。

  殷红指出,环境信息披露同样取得了实质性进展。首先是上市金融机构率先披露。其次是中英环境信息披露试点机构率先披露,自2007年中英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开启以来,试点机构由10家增加到了20家,试点机构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地向外披露环境信息,并且促进了试点机构绿色金融体系和产品的创新。再次是绿色金改实验区开启了环境信息披露工作。

  “我国参与发起的‘NGFS GIPG20绿色金融工作小组’等国际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”殷红补充说,如工商银行在人民银行指导下,倡议成立了“一带一路”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。

  在肯定金融机构践行绿色金融的同时,殷红也提出了建议。

  一是金融机构应该率先垂范,推进自身运营碳中和的相关工作。在自身碳足迹测算的基础上,明确减排的重点环节、具体措施,推进全集团节能减排和低碳办公,同时考虑采取购买碳抵免和植树造林等方案。

  二是建议加强气候风险管理。金融机构应该高度关注这一监管趋势,将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,持续提升气候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。

  三是加强环境信息披露。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完善绿色金融的战略治理、政策制度、管理流程和指标数据等方面的工作,尤其要夯实数据基础,提升环境风险识别、环境效益测算和碳足迹测算的能力。

  四是要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合作与交流。一方面该要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全球标准的制定,促进低碳发展的行业共识,形成绿色金融的全球语言体系。另一方面要在绿色金融和国际合作平台上发挥作用,就共同关注的议题深入开展研究、探讨和实践,推动绿色金融机制、成果的国际交流。

(文章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)

文章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
分享至 : QQ空间

10 人收藏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收藏

邀请

上一篇:暂无
已有 0 人参与

会员评论

关于本站/服务条款/广告服务/法律咨询/求职招聘/公益事业/客服中心
Copyright ◎2015-2020 泰勒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Powered by 泰勒网 X1.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