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阅
武汉清理库存上门回收 据新华社消息,近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。 在发展目标上,《意见》提出,到2025年,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,县城短板弱项进一步补齐补强,一批具有良好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、集聚人口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,公共资源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基本匹配,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,市政设施基本完备,公共服务全面提升,人居环境有效改善,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,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规模不断扩大,县城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改善。 对此,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、研究员盘和林5月7日接受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采访时分析说,“《意见》明确了未来中国城市化建设的重点,确定了城市和农村的中间点,县域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城市化道路。通过自然的发展,实现我国城镇县域经济的腾飞,改善县城居住、就业环境,引导大城市人口分流,同时将农村人口就近进行安置。未来还可能围绕发达的县域经济,实现多中心化的城市群建设。”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还指出,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将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。此外,县城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重要纽带,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也将有力带动乡村振兴。 《意见》还表示,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,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、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。 分类引导县城发展方向 《意见》提出,科学把握功能定位,分类引导县城发展方向。将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、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、合理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城、有序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、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。 在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上,《意见》提出,支持位于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围内的县城融入邻近大城市建设发展,主动承接人口、产业、功能特别是一般性制造业、区域性物流基地、专业市场、过度集中的公共服务资源疏解转移,强化快速交通连接,发展成为与邻近大城市通勤便捷、功能互补、产业配套的卫星县城。 就此,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记者,“从这里可以看出,此类大城市周边的县城,未来将更好导入人口、产业、公共服务资源,同时在交通等方面会有更好的发展。房地产领域也要重点关注此类县城的发展机会,积极谋划新的发展战略。” 盘和林也对记者表示,“不是所有的县城都要搞基建,而是针对性,对于一些自然条件有承载力的县城进行生活和工作环境优化,提升就业机遇,提升居住人口数量,形成新的人口聚落。” 盘和林同时还指出,通过有条件的县城发展,形成多个全新的城市化、城镇化的发展点,未来将这些点,连点成线,连线成网,连网成群,最终形成全新的城市群体系。未来县城将按照资源来区别对待发展,将会发展一批有潜力的县域经济体,成为我国地域发展新的增长点。 推进数字化改造 《意见》指出,完善市政设施体系,夯实县城运行基础支撑。完善市政交通设施、畅通对外连接通道、健全防洪排涝设施、增强防灾减灾能力、加强老化管网改造、推动老旧小区改造、推进数字化改造。 在推进数字化改造方面,《意见》表示,建设新型基础设施,发展智慧县城。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规模化部署,建设高速光纤宽带网络。推行县城运行一网统管,促进市政公用设施及建筑等物联网应用、智能化改造,部署智能电表和智能水表等感知终端。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,提供工商、税务、证照证明、行政许可等办事便利。推行公共服务一网通享,促进学校、医院、图书馆等资源数字化。 对此,盘和林告诉记者,“数字经济占我国GDP总量已经超过4成,未来,数字技术是开拓县域经济,让县域经济实现弯道超车,超越头部城市,成为新增长点的关键。” 盘和林还建议,“在发展县城经济的过程中,要避免重复竞争,而数字技术是避免重复竞争的关键。另外,很多新应用的落地需要建设数字基础设施,而同样的数字基础设施在大城市投入成本较高,比如无人驾驶、数据中心。在县城,可以利用廉价的资源来实现这些基础设施,推动新应用落地的同时,也为县城找到新的增长点。”
(文章来源:中国经营网) 文章来源:中国经营网![]() |
10 人收藏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收藏
邀请